关于执行程序中参与分配制度的调查与思考/韩召峰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30 17:39:32   浏览:9199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民事执行参与分配制度是处理多个债权人对一个债务人申请执行人情况的一种具体方式,由于被执行人的财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法院按目前的法律法规进行按比例分配时,出现不同法院、有的同一法院不同的执行人员采取的分配方式,既不能真正保护债权人的利益,也不能体现执行工作的公正、公平原则。笔者通过对北安法院近五年来涉及多债权人执行同一被执行人案件的调查,提出完善参与分配制度中查封部分优先的立法观点,以便确保民事执行参与分配的科学性与公正性。
一、参与分配案件基本情况
由于北安法院属于基层法院,5年共受理各类民事执行案件2354件,其中涉及多债权人执行同一被执行人的案件77件,占整个案件的3.3%。符合参与分配案件52件,占多债权人执行同一被执行人的案件67.5%.适用参与分配的案件38件,占符合参与分配案件73.1%。这些案件中有一份法律文书多个债权人执行同一被执行人,有的是二份以上法律文书执行同一被执行人。在进行参与分配时采取平等分配的案件7件,适用参与分配的案件总数的18.4%。通过执行和解采取查封部分优先分配原则的案件31件,占适用参与分配的案件81.6%。实践中对于适用参与分配的案件采取查封部分优先分配原则社会效果较好。
二、我国的参与分配制度采取的分配原则
目前,各国对多个债权人对同一被执行人执行的处理原则,分为优先主义、平等主义、折衷主义三种情形。
参照参与分配的概念,民诉法确定债权平等原则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以下简称《执行规定》)中第88条至第96条可以看出,我国的参与分配采取的是平等主义。在执行实践中我们依据《执行规定》处理参与分配问题,但许多当事人甚至有的执行人员对《执行规定》第88条没有完全理解,黄金龙编注的《〈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实用解析》做出了解答:1、被执行人为法人的,要区分是一份法律文书还是二份以上法律文书,多份法律文书的债权均为金钱债权的财产足以清偿或虽不足以清偿但无人申请破产的,适用第88条第1款的规定,债权种类不同的,适用第88条第2款的规定。2、被执行人为公民、其他组织的,不管是几份法律文书,债权种类不同的,适用第88条第2款的规定;债权种类相同且均为金钱债权且无担保的,若财产足以清偿的,适用第88条第1款的规定,若财产不足以清偿的,适用第90条至第95条的规定,即向查封法院申请参与分配,也可适用第88条第3款的规定。
从此解释可以将《执行规定》第88条第1款的适用范围归纳为:(1)被执行人为法人的,多份法律文书的债权均为金钱债权,且财产足以清偿或虽不足以清偿但无人申请破产的;(2)被执行人为公民、其他组织的,不管是几份法律文书,若债权种类相同且均为金钱债权并无担保的,财产足以清偿。第88条第3款规定的适用范围为:(1)被执行人是法人的,法律文书为一份且债权为金钱债权;(2)被执行人是公民、其他组织的,不管是几份法律文书,债权种类相同且均为金钱债权并无担保,财产不足以清偿的。
《执行规定》第88条第1款规定了按照采取执行措施的先后顺序受偿的执行原则,按照这一原则,先采取执行措施的法院优先执行,后来要执行的法律文书必须在先执行的案件执行完毕后,对剩余部分的财产进行分配,也就是说,我们在这方面实行的是优先主义原则,但这一款只适用于足以清偿全部债务的情形。实际上,参与分配是解决被执行人财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的情形,那么按此规定,查封就丧失了优先权,这显然是不科学、不公正的。通过对适用参与分配案件的调查,申请查封财产的案件有部分优先权的执行社会效果好,其优先权应占30%左右。
三、查封财产部分优先权的法律依据
新、旧民事诉讼法第94条第4款规定:财产已被查封、冻结的,不得重复查封、冻结。从此条规定可以看出,先行查封、冻结法院在程序上有优先处理冻结或查封财产的权利。一个法院因个案查封财产是为了本法院审理的具体案件实施的,不是为其他案件,查封的目的是为了保证个案得到顺利执行,实现个案债权人的利益。禁止重复查封、冻结,实际上是禁止其他债权人对查封的财产进行分割,对此条的规定,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仍然没有变动,无形中肯定了查封优先的权利。
四、查封优先权更能体现公平、效率的司法理念
债务人所欠的债务在无担保抵押的情形下,对每一个债权人都是公平的,抢先实现债权的竞争机会也是平等的。债权人为了实现自己的债权,自己主动调查债务人的财产,同时要向法院交纳带有一定风险的财产保全保证金,法院收取一定的费用,况且这种保证是等额保证,一直持续到执行时止。在财产不足以分配时,其他债权人享受相同的待遇,无异于坐收他人果实。另外,查封优先既能使行使查封权的债权人及时实现债权,强制执行法院能迅速结案,若丧失查封优先,各债权人会怠于行使诉权,人民法院必然无法迅速终结执行程序,不能真正体现执行工作迅速高效的特点。
我们说的查封优先只能是部分优先,不能与所有权和担保物权的债权人享有法定意义上的优先权,其理由:1、民事诉讼法第94条第4款虽然规定禁止重复查封,但在实体上申请查封的债权是否有优先受偿权,法院查封后是否将此财产最终执行给债权人,都没有明确规定,之所以禁止重复查封,因为一个法院查封后,查封的效力就产生了,其他法院再行查封没有必要。2、查封部分优先更能体现案件实体的公平。我国参与分配制度是实行平等主义,即债务人的全部财产为债权人的共同担保,在查封处分财产未交付之前,仍为债务人财产,若无实体法担保权益存在,则其他债权人亦应受偿,这在执行规定中已明确规定,因此查封部分优先既能保护查封债权人利益,又能保护一般债权人的利益。
黑龙江省北安市人民法院 韩召峰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印发《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务员考核暂行办法》的通知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文件

环发[1998]381号




关于印发《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务员考核暂行办法》的通知
总局各部门,直属机关党委、纪委:

现将《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务员考核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务员考核暂行办法

一九九八年十一月二十三日

主题词:人事 公务员 考核 办法 通知

附件: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务员考核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客观公正评价公务员的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为公务员的奖惩、培训、职务升降、调整级别、辞退等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根据《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和《国家公务员考核暂行规定》制定本法。


第二条 公务员考核,是指按照管理权限,根据国家公务员法规的有关规定,对公务员的思想品德、工作成绩、工作能力、工作态度进行全面考察并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第三条 公务员考核应坚持如下原则:


一、客观公正原则。根据考核的标准,实事求是地对公务员的表现作出准确的评价;


二、民主公开原则。考核工作采取领导与群众相结合、平时与定期相结合的方法,既体现行政首长负责制,又体现民主和公开;


三、注重实绩原则。实绩是公务员为国家工作所取得的实际效果,是公务员思想品德、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的综合反映。


第二章 考核的内容与标准

第四条 公务员的考核内容,包括“德、能、勤、绩”四个方面,重点考核工作实绩。


德:是指政治思想、道德品质、职业道德、遵纪守法和廉洁奉公等方面的表现。


能:是指组织领导能力、业务协调能力、管理能力、处理和解决问题能力和学识水平等。


勤:是指工作态度、勤奋敬业精神和在本职岗位上的出勤状况等。


绩:是指公务员的政绩表现,包括完成工作的数量、质量和效率。


第五条 考核标准,以职位说明书规定的职责和所承担的工作任务、工作标准为基本依据。


第六条 公务员考核结果分为优秀、称职、不称职三个等次。


其基本标准是:


优秀:正确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机关的各项规章制度,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较强,业务熟练,勤奋敬业,工作效率高、政绩比较突出。

称职: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机关的各项规章制度,有一定的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业务比较熟练,工作勤奋且效率较高,积极配合直接领导工作,能够胜任并较好地完成本职位的工作。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视为不称职:


一、散布有损政府声誉的言论,组织或参加反对政府的集会、游行、示威等活动的;


二、业务素质差,不能完成本职位规定的工作任务的;


三、责任心不强,工作失误并造成严重损失的;


四、不遵守劳动纪律,无正当理由未经批准,擅自离岗或逾期不归连续七天或全年累计十五天的;


五、违法乱纪,被公安、司法机关处以刑事拘留以上处罚的;


六、担任领导职务的公务员缺乏组织领导能力,致使所在单位问题严重或不能完成工作任务的。


第七条 公务员年度考核被确定为优秀等次的人数,不得超过机关公务员总人数的15%,比例数额由全局平衡使用。

第三章 考核机构

第八条 公务员考核由局长或由局长授权副局长负责。


第九条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在年度考核时设立非常设考核委员会,各司设考核小组,在局长的领导下,负责机关公务员的年度考核工作。


第十条 考核委员会由局长、副局长、办公室主任、人事司长和机关党委书记等人组成。


考核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人事司。


考核委员会的职责:


一、根据有关规定制定公务员年度考核实施办法;


二、组织、指导、协调、监督全局的考核工作;


三、直接对正副司长(主任)的考核,审核评价意见与考核等次;


四、审定被评为优秀和不称职公务员的人员;


五、受理正副司长(主任)对考核结果的复议请求和其他公务员的申诉。


第十一条 考核小组由各司正副司长(主任)和本司公务员代表组成,其职责是:


一、根据考核委员会的部署,组织对担任处级领导职务和司内全体非领导职务公务员的年度考核;


二、根据平时考核情况和考核对象述职报告及群众的评鉴意见,审定主考人提出的考核结果和考核等次的建议;


三、受理公务员对其考核结果提出的复议请求。


第十二条 考核委员会和考核小组的成员,必须严格按规定要求,实事求是地组织实施考核工作。对在考核过程中有询私舞弊、打击报复、弄虚作假行为的,必须进行严肃处理。

第四章 考核方法和程序

第十三条 对公务员的考核,采取上级考核下级的方法,由直接行政首长担任主考;必要时,行政首长可以委托同级副职或下一级正职担任主考。


第十四条 考核公务员必须坚持群众路线,听取群众意见。对担任司级领导职务的公务员,在年度考核中可以进行民意测验。


第十五条 对公务员的考核分为平时考核和年度考核。平时考核随时进行,年度考核每年年末进行。


第十六条 平时考核无论采取哪种形式,公务员的直接领导都应该掌握下属平时的工作情况,并以此作为年度考核的基础。


第十七条 担任司级领导职务的公务员年度考核的程序是:


一、被考核人准备年度述职报告,并填写《年度考核表》;


二、被考核人在全体司以上公务员大会上,向考核委员会述职;


三、考核委员会可以在被考核人所在司组织民主评议或民意测验;


四、考核委员会根据被考核人的述职报告和工作情况以及群众评议情况进行评鉴,确定考核等次;


五、考核委员会向被考核人反馈考核结果,指出其工作成绩、不足和今后努力方向;


六、将考核材料移交归档。


第十八条 担任处级和处级以下职务的公务员年度考核的基本程序是:


一、被考核人准备年度述职报告,并填写《年度考核表》;


二、被考核人为领导职务的,应在全司大会上向考核小组述职;


被考核人为非领导职务的,只向考核小组述职,被考核人所在处的全体人员参加;


三、进行群众评议;


四、考核小组根据被考核人的工作情况,汇总各方面的评议,提出评鉴意见,并提出确定考核等次建议;


五、考核小组向被考核人反馈评鉴结果,指出其工作成绩、不足和今后的努力方向;


六、考核委员会审定考核结论,确定考核等次;


七、按管理权限将考核材料移交归档。


第十九条 公务员对考核结果有异议,可以在接到考核结果通知之日起十日内,向考核委员会或考核小组申请复核;考核委员会或考核小组在接到复核申请之日起十日内提出复核意见,经行政首长批准后,以书面形式通知当事人。


第二十条 公务员对复核结果不服的,可以向人事部门、监察部门提出申诉。

第五章 考核时限和考核结果的使用

第二十一条 公务员定期考核,每年进行一次,凡担任正司级及司级以下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的公务员都应参加年度考核。


第二十二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参加年度考核:


一、年度内因病离岗(不含产假)累计六个月以上者;


二、调任到机关工作不满半年的。


第二十三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参加年度考核,但只写评语,不确定考核等次:


一、年度内事假累计三个月以上的;


二、本年度新录用的公务员,但考核评语可作为试用期满定职定级的依据之一。


三、受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处分的人员,处分解除后的当年即可确定考核等次(解除时间:受记过、记大过、降级处分的为一年,受撤职处分的为两年)。


第二十四条 公务员在年度考核中,连续三年被确定为优秀等次或连续五年被确定为称职以上等次的,按规定在本职务对应级别内晋升一级。


第二十五条 公务员在现任职务内,年度考核连续两年被确定为称职以上等次的,按规定在本职务工资标准内晋升一个工资档次。


第二十六条 公务员在当年考核被确定为称职以上等次的,以其本年度十二月份基本工资额为标准,发给一个月的奖金。


第二十七条 公务员连续两年被确定为优秀等次或连续三年被确定为称职以上等次的,具有晋升职务的资格。


第二十八条 公务员当年考核被确定为不称职等次的,予以降职,降职决定由任免机关三个月内作出。工资级别执行降职后职务对应的级别工资。


第二十九条 公务员连续两年被确定为不称职等次的,按规定予以辞退。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条 本办法如有与国务院人事主管部门规定不一致的,以国务院人事主管部门的规定为准。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实行。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免征磷酸二铵进口环节增值税的通知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免征磷酸二铵进口环节增值税的通知

财关税〔2007〕158号


海关总署:
  经国务院批准,自2008年1月1日起,免征磷酸氢二铵(税号:31053000)的进口环节增值税。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二〇〇七年十二月二十日